然后看里有结热者,再清之。经云热病脉躁盛,不得汗,阳脉之极也,死。
大惊之,亦已。另有热病与发,误食荤腥油腻,与热邪毒,结纽不解,唇口焦裂,口臭牙疳,渴不消水,烦热昏沉,若以保和散等,消谷食治之,病必不减。
详注结胸条。 又有汗吐下诸法,颠倒误用而病不解,亦名坏症。
脉见沉实不浮,谵语恶寒,六七日不大便,口燥咽干而渴,轻则大柴胡汤,重则三乙承气汤选用。此治气虚眩晕者,有火加栀连;有痰,加半夏、广皮;有寒,加炮姜、肉桂。
血热便闭有下症者,当归大黄丸下之。火伤阳分,上冲作衄;火伤阴分,小便遂难。
而条下注明表汗未出,表症尚在者,未可服。若小便自利,兼有身黄目黄,如狂喜忘,漱水不得下咽等症,即是蓄血,急以桃仁承气汤、抵当汤下之。